过节过的是什么?不就是个团团圆圆,阖家欢乐么?可今年年三十,中午吃个饭,吃得是鸡飞狗跳,唇枪舌剑,两代人的思想发生激烈碰撞。关于孩子的压岁钱问题,我和孩子的姥姥、奶奶说过不止一次,别给孩子太多的钱,对孩子没有好处。去之前,已经打好招呼,给二百块钱意思意思就行了,老人表面上应承了。

中午孩子吃饭吃得飞快,吃完就钻屋去玩手机了,孩子奶奶明明没吃完,却放下筷子,也跟了进去,我见状,知道情况不妙,也跟了进去。

正见孩子奶奶拿着一叠钱塞给孩子,嘴上小声说着,“快装起来,别让你妈看见。”我直接问,“怎么个意思?”见我进来了,孩子表示不要这笔钱,奶奶回头见我,有些尴尬,又把右手的钱递了出去,是四百。给完又回桌子上吃饭。原来她准备了两笔钱,一笔是背后偷偷给,一笔是当着我的面给,做做样子。

孩子爸爸知道了,开始埋怨他妈,不是提前和你说好了吗?怎么又整这套?孩子奶奶火气也上来了,“我的孙女我愿意给就给,别人管不着。”说着把筷子狠狠地往桌子上一摔,筷子弹起一尺多高,砸得杯盘叮当直响,又坠落到地上。节日喜乐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剑拔弩张的激烈较量。婆婆指着鼻子吼我,等你有了隔代人,你能忍住不给钱吗?我告诉你,别人家的孩子想我给,我都不舍得,别不识抬举。

我告诉她,等我有了隔代人,我会尊重孩子父母的意见。婆婆情绪激动,说,我的钱我愿意给谁就给谁,你们管不着。我说你这样无节制地给孩子钱花,不是爱孩子,是害了孩子。婆婆反唇相讥,“嘿,我还就告诉你,我不仅要给,还要多给,我年年都要给,你们算老几?凭什么管我……”她的声音很大,挑衅意味很浓。

她儿子的声音更大,“你知道她偷着买了手机带到学校,被年级组长抓到了吗?你知道她为了这事和年级组长打架差点被学校开除了吗?你知道为了这件事,我找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摆平的吗?”

婆婆怔住了,是啊,她没想到,也没意识到。可她就是不服气。

我听不下去了,穿上衣服匆匆走人了,一场节日盛宴不欢而散。

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从小就宠着爱着孩子,以前我没意识到孩子乱花钱,后来发现孩子回家不吃饭,才知道孩子总是偷着买零食吃,那时就开始劝家里的老人不要总给孩子零花钱了。

于是他们从明着给,发展成暗着给,真让人头疼。

我觉得父母有责任和义务教育自己的孩子,对于隔代人,那时孩子父母的事,老人应该尊重孩子父母的意愿,而不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肆意妄为。

可是他们不觉得,认为我的钱,我愿意给谁就给谁,别人没权利管,这就是意识偏差。

对于这样上了年纪的老人,已经无法改变他们的观念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孩子不能统筹地安排好花钱,花钱大手大脚,作为孩子父母的我也有不了逃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