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说一下什么是拨备率,拨备率哪里查询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董宝珍电台的女士们先生们,

这个发言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白酒,一个是银行。银行的数据特征是什么?所有的爱都是握不住的。我对银行的分析提供了很多数据,就是让任何人用感官感受到这个行业变好了。

但是我在分析白酒的时候,给你提供的不是很多像银行一样可以用感官感知的数据,而是行业的规律和逻辑。为什么只有逻辑没有现象?因为它是变化的开始,而且还没有表现出感官可以感知的那种变化。就像我表达2018年看多银行的观点一样,我能提供给任何受众的都是逻辑或者有限的数据。理解这些数据时,你必须动动脑筋。2018年的银行无法提供当时的数据,这和今天的白酒提供的数据是一个逻辑,因为在变革之初,还没有那么多的现象。下面,我将承接季度书面报告,进一步总结这两个行业普遍而深刻的本质特征。

就银行而言,不能把所有的爱都锁起来。

现在我们说银行业掉头了,不需要理性,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观望,不需要感受,因为它其实已经走上了一个上升的周期。我想给你提供最新的也是最重要的观点。

即明年中国银行业增速会加快,比今年快。这是我今天对银行业的重要看法之一。

在这个重要思想发布之前,如上图所示,目前就在这个位置。经历了衰退,触底,疫情影响。影响有一个小的波动,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个可以被感官感知的转折点,随后是加速恢复。对于这种加速复苏来说,它的发生是因为它是一种必然,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我给你看看白酒行业的特点:下行周期看似无物。只有逻辑超越的人才看得见。它的转折点已经开始了,但大的转折点会在一段时间后出现,所以此时你无法感知。但是,行业的内在规律和常识决定了它会出现转折。

白酒的软双杀,银行的硬双击,软是因为拐点逐渐展开;硬双击就是基本面已经完全反转,但是市场还没有觉醒。最终会在强大的事实面前发生根本的、不可避免的变化。为了明确这个概念。我给大家总结一下,三季报的银行数据有两个突出特点:

第一,行业普适性提高。可以说都有所好转,包括报表数据负增长的。有一两家银行,也有所改善,因为它的实体部分有所改善。

况且大部分银行的改善都是强改善,所以是普遍改善。

这种普遍的好转可以结合我之前的论断:三年前只有招商银行的经营数据好转,一两年前出现了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甚至平安银行。到今年,所有银行都有所改善;大银行里有个困难户叫交通银行。你可以看到交通银行的数据有了转机。如果一些小银行考虑到拨备覆盖率的提高,实际上,如果今年拨备覆盖率不提高,与去年年末持平,其今年净利润将增长150%以上。

第二,每一季都越来越好。在这个特征下,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两个原因:

一方面,这一轮资产质量危机已经彻底过去,彻底结束,走了。因为它完全结束了,对冲日益恶化的资产质量所需的大规模拨备,

基本上陆陆续续就不需要了,所以展示出净利润的好转。

另一方面,今年各银行的收入也明显的好转,相当多的银行是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是因疫情发生之后,加大信贷供应量的必然。这就是我去年初所说的疫情防控必然利多银行,因为实体经济停滞的情况下,金融再不活跃,就形成实体和金融同时冷却,整个社会经济就彻底完了。

所以去年全年都是大规模金融信贷投入,一方面保护了实体经济,降低了不良率,另一方面带来了收入增长。

图片

目前来看,这两个良好的变化态势进一步向何处去?那就引发了第二个问题,就是行业广泛的、普遍的好转,会不会继续扩张和持续?答案肯定是。这就是我说的银行是同质化行业,有些银行经营能力好一些,它只能带来提前好转,它是先行一步,那些经营水平相对弱的银行,它实实在在的弱,只表现在复苏的时点上要慢,但是绝不会不复苏,绝不会。

所以现在看来全行业大范围好转的态势还要扩大。

第二个,加速好转会不会戛然而止于三季度,会不会戛然而止于今年?包括有很多人问我说网上又出银行的利空了,说明银行的利空是收入增速下降,净利润增速下降,今年的增长是昙花一现,这完全是违反行业规律的。它为什么好转?资产质量的恶化已经结束了,它为什么收入增加了?是因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的,而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定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的,因为经济复苏需要,所以明年资产质量加速好转,同时全行业继续整体性复苏。

图片

在这样的态势下,我提出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大家注意,我今天对观点的展示所用的时间是大于论证的,为什么?我现在认为论证这些观点纯粹是浪费大家的时间,根本就没有必要再论证了,如果大家对这些观点还不太透彻,你去看我的演讲,你去看我写的书,我重要的是发布观点。

今天最重要的观点:未来8~10个季度,换成另一个说法,就是未来2~3年,中国银行业的经营业绩会出现主升浪。主升浪的几个含义:现在展现出来的加速增长,将延续到未来8~10个季度,而且要加速。关于加速,我的同事们都说你这样说话容易得罪人,容易说得太满,你就说个维持现在的增速,不是更保险吗?你为啥要老说加速?我认为加速是客观的,加速将是现实的,如果我不说加速,说维持现在的增长,应该是不实事求是的。

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将要发生的是加速,为什么将要发生的是加速而不是维持现在的增速呢?

绝大部分银行我认为有30%~50%(净利润增速),明年整体上进入业绩释放周期,也就是说如果明年再提高拨备覆盖率,他都是令人发指的,不负责任。

因为很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是超400%的,超400%的拨备覆盖率再提升就是不负责任了,就是挑衅这个行业的经营原理了,你没有必要准备那么多风险准备金的,所以明年大部分都将进入利润释放期。与此同时,绝大部分银行的资产质量或者是确认的不良将开始下降,客观上它也不需要那么多减值损失,所以早期储备的利润将要大规模释放。

某些银行有可能出现业绩增长超过50%,明年某些银行会出现净利润增长超过50%,因为今年三季度,有两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已经超过了30%,接下来在明年,某些银行净利润增速将超过50%,这是我最重要的观点。

图片

上图是上市银行的贷款拨备率(拨贷比)和拨备覆盖率放到了一张图上。所谓贷款拨备率就是分子上是拨备余额,分母上是总贷款,像招商银行他的贷款拨备率4%到5%之间,4%到5%的贷款拨备率,就是说它放出10万亿的贷款,它提取了4%~5%的准备金,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

拨备覆盖率是什么?拨备覆盖率就是拨备余额除以不良,这两条曲线放在一起,我让大家看有三个区域,第一个区是A区,在A区域发生的是什么?

贷款拨备率是上升的,也就是说在A区域银行计提的减值损失以及由计提减值损失所形成的存量拨备是上升的,拨备上升的情况下,我们看同时发生的是什么?拨备覆盖率是下降的。

为什么这样?因为确认的不良是增加的,在A区域就是这样一个阶段,确认的不良增加,使得确认的减值损失、确认的拨备增加,仍旧不能抑制住拨备覆盖率的下降,这是A区域,大概是在2013~2015年。

我们再看B区域是什么情况?B区域的贷款拨备率还在上升,这个时候拨备覆盖率不下降了,拨备覆盖率也同步上升,那么贷款拨备率上升,拨备覆盖率也同步平行上升的过程中,说明在这个区间银行确认的不良没有再增加。由于银行确认的不良没有再增加,所以大量增加出来的拨备,大量计提出来的钱,就拉升了拨备覆盖率。

我们再看 C区域,现在就在C区域,出现的情况是什么?贷款拨备率不增加了,这个时候贷款拨备率处于高位,但是不增加了,这意味着上市银行每年计提的减值损失已经相对的稳定不增加了,但是在计提的减值损失不增加的情况下,它的拨备覆盖率反而上升了。为什么出现这种数据特征?就是这个期间确认的不良已经不增加了,而且开始减少了。只有在确认的不良减少的情况下,你贷款拨备率不增加,才能导致拨备覆盖率增加。

这张图就能证明,接下来的时间将发生什么呢?贷款拨备率下降,从5%下降到3%,但是在贷款拨备率下降的时候,拨备率还会上升,为什么?不良率以及新生不良大规模下降了,快速的下降了,这样不良快速下降的时候就可以在计提量减少的情况下,拨备覆盖率可以上升。

这就是我用于证明前面观点的一个简单证据,不是唯一的证据,从好些数据、好些方面都能证明这个结论,我不愿意再证明了,因为这是个事实,再证明就是多余的画蛇添足。如果你不太清楚你就看这个数据,然后看我的视频(抖音和B站等)和书(《银行大博弈》)。贷款拨备率不再增加情况下,拨备覆盖率是提升的,随着拨备覆盖率现在已经有的银行提升到四五百、三四百的情况下,它也不需要提升了,所以这个时候银行业就不用大规模计提,那个钱全部划到利润里,这就是为啥明年利润要大增,这个是重要的观点。

大家一定要明白,不要被别人误导,他们不从历史的变化,不从长周期的视角看待问题,所以他们的观点貌似很有道理,实际不对。如果中国银行业接下来的数据要不增加的话,一定是中国社会发生了比疫情还严峻的危机,导致了势头消除,但实际上这个势头是不可能消除的,银行业的数据无论是衰退还是复兴,它都是连续变化的,中间一旦拐过来是挡不住的。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