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讲:为什么我们懂得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句话,让我在合上麦家的新作《人生海海》后,进行了异曲同工的诠释:为什么,有的人聪明了一世,却糊涂一时,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实在令人唏嘘。而这个人,就是书中的“爷爷”。
源于网络
作者麦家就不用多介绍了吧,著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等。
“人生海海”取自闽南方言,意为“人生像大海一样变幻不定、起落浮沉,但总还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作者对这个词的解读又深了一层:“既然每个人都跑不掉、逃不开,那不如去爱上生活。”
对主角上校,我不想多谈,即使内容真的精彩,是适合一口气读完的那种作品。
对于“爷爷”这个人物,我有些“恨铁不成钢”般的情绪。
我爷爷和一般老人不一样,他见多识广,能说会道。
我爷爷是个民间思想家,哲学家,评论家,是我课堂外的同学和老师。
我们同床共枕,相濡以沫。
我给他暖脚,他给我暖心。
寥寥几句,把一个10来岁小男孩与爷爷之间的祖孙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给我的印象,爷爷是睿智的,是与众不同的,是神一般的存在。
爷爷讲过,一分钟的好,抵得过一辈子的仇恨。
爷爷讲,人多好藏人,好像树叶藏在树叶里最难找。
爷爷讲,他(上校)该难过的都难过了,还有什么好难过的。
爷爷的每句话都很朴实,却每句都藏着真理,简直可以集结成册,供世人膜拜。
“爷爷语录”还有很多,每句都能点醒你。
可就是这样一位神一般的老人,却做了一件愚蠢至极的事,而且初衷嘛,我也并不认为有多正确,结果众叛亲离,最终自我了结。
而这件事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改变了“我”家其他人的后半生。
在此不做过多剧透。
书中露骨的描写不少,却只觉香艳,并不会觉得低俗或只是单纯的刺激。
它们会让人产生无尽遐思,甚至琢磨,如果要拍成剧,要请哪些个演员才能演出这些个角色的魂?
但当高潮迭起,又迅速陨落,似乎一切都未曾发生,仿佛一切都还来得及。
就上校跌宕起伏的一生来看,稍显头重脚轻。
这个角色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个性有脾气可能还有点儿强迫症。
他的前半生太高调,太辉煌,却在中年时期突然出现了个转折,就好像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星,在最美好的时候,一下子陨灭了的感觉。
就好像一个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登上了巅峰,正振臂高呼,却脚下一空,摔了下去,余音缭绕之后,一切戛然而止。
几个字形容:不尽兴。
图文无关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
有一次我看到爷爷像发神经,在对一只狸花猫讲,人世间就这样,池塘大了水就深了,水深了鱼就多了。大鱼,小鱼,泥鳅,黄鳝,乌龟,王八,螃蟹,龙虾……鲜的,腥的,糟的,臭的,什么货色都有。
我像一只狗赶开猫,冲到爷爷面前问爷爷在讲什么。爷爷捋着胡子讲,我在讲啊,一个村子就像一个池塘,池塘大了什么鱼都有,村子大了什么人都有配齐的。
可不就像我们的世界。
很久以前,我不知道人有多坏,我只觉得身边的每个人都是好人,即使偶尔对我使绊儿,也是不得已或者没意识。
但经历多了我才明白,有的人是真的坏。
他没有道德底线,于他来讲,损人利己是一件正确的事。
他没有良心,也丝毫不觉得伤害了别人会愧疚、会后悔、会想办法弥补。
他觉得他是主宰,所有人都是为他服务的,就应该围着他转。
总之,只要做好自己就行,反正“人在做,天在看”。
借用“爷爷”的话就是:做人就是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世间海大,但都在老天爷眼里、如来佛手里,凡人凡事都逃不出报应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果,比如张三李四,比如王二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