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真的不愧是大家之作,包含了丰富的哲学道理。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字面意思是这个庐山横着看是岭,侧着看就是峰,站在远的,近的,高的,低的不同位置看到的也不同,实际讲的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同一事物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作决定的时候,要多方面的看待考虑。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字面写的是我们无法看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在山中。这两句包含的人生哲理就是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很容易身在其中而看不清问题的本身,用另一句话说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冷静思考,才不至于犯错。
《赋得古草原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的这首诗就真的可以说是妇孺皆知,浅显易懂,道理却非常深刻。诗人笔下的茂盛的野草,虽然年年春荣秋枯,但是,就算是火都没有办法烧尽他们,等到来年春天,又会生出新的野草来,这里是称赞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诗人把客观事物草的特点写得形象有生动,有主观意识,在这个情景下送别,与好友有很多不舍,也许对朋友的思念也会像这野草一样顽强额生根发芽吧。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是写观书的体会的,最出彩的是后面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字面意思是说水渠的水为什么会这么清澈,原来是因为源头的活水源源不断的流下来啊。这句诗告诉我们的是如果想要彻底解决问题,就要从源头上着手,才是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