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说一下黑色是多少,黑色的颜色值是多少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几天因为要打印一些资料,和印刷厂闹了点矛盾。起因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小问题,——黑。

对于偶尔需要与打印店和印刷厂打交道的小白来说,单色黑色和四色黑色的问题往往被忽略。所以人们经常想知道:

粘贴手稿。

也是全黑。为什么我打印的文档会被烧毁?

要解决这个问题,请往下看。

单色黑与四色黑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颜色而言,维基百科对“黑色”的定义如下:

没有可见光进入可视范围,与白光相反。

对于印刷品,维基百科的解释很到位。“吸收光谱中所有可见光而不反射任何颜色光的颜料,人眼实际上会感觉是黑色的。如果将三原色的颜料以适当的比例混合,使反射的彩色光降到最低,人眼也会感觉到黑色。”

简而言之,对于像印刷这样的实际应用场景,要想让最终的结果呈现黑色,我们只需要保证颜料能够完全吸收可见光即可。而如何呈现这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就产生了单色黑和四色黑两种手段。

小众《比身边人多懂一点设计》有一句话很好的解释了“单色黑”和“四色黑”:

同样的颜色,用不同的颜色模式表达,会有不同的表达结果。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颜色模式有两种:RGB和CMYK,其中CMYK是印刷中使用的配色模式。所以单色黑和四色黑的问题本身就是源于两种颜色模式下的颜色表达方式不同:在RGB模式下,黑色的色值是(0,0,0),当我们将RGB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时,通常会将原来的色值(0,0,0)自动转换为对应的色值(93,88,89,80)。

打开PS颜色选择器,显示相应的值。

问题是有些自动转换软件也会把颜色值转换成(0,0,0,100)。这就导致了同一个黑的两个表达式:(93,88,89,80)和(0,0,0,100)。前者由四种颜色组成,俗称四色黑,后者俗称单色黑。

为什么应该选择单色黑在本文开头的图片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四色黑带来的打印问题:有的字卡,有的地方甚至有点严重。如果在杂志和稿件的印刷过程中出现这种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印刷品报废。

从理论上讲,无论是单色黑还是四色黑,都是同一种颜色的不同表现,本来不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那为什么会出现上面提到的情况呢?

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原因:

颜料本身的质量理论上两个色值都是黑色;但是,理论毕竟是理论,应用还是差的。

毕竟四色混成一黑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实际使用中,颜料本身并没有那么纯净,不同厂家生产的颜料都有些差,导致混色后色差的放大。

很明显,你想要的是黑色,但实际上,你打印出来的可能更倾向于

深灰色或者深褐色。

打印设备精度

四色黑需要使用四种颜色进行复写,而通常的印刷精度并不能导致颜色的对齐,反而会产生一种拖泥带水的感觉。

对于图片来讲,这种状况能好很多,毕竟整页是一张全黑图片的情况极少。然而而对于文字来讲复写的频率更高,问题也要严重的多。

一旦出现颜色不对齐、复写拖泥带水的情况,整篇文字就有可能会像上面提到的那样直接「糊掉」,结果非常悲剧。

油墨与纸张湿度

同样的,与上面提到的原因相类似。也是因为复写叠印的缘故,在四色黑的状态之下,多种色彩进行叠印,油墨很不容易干燥,极大影响印刷速度的同时,也容易在整理、叠放的过程中出现问题。

另外,相比叠印对于精度的要求以及使用多种颜色的墨的问题,单纯使用黑色油墨可以大幅节省成本,而且速度快。简言之,单色黑不仅可以规避上述种种问题,本身也更加节省成本。

怎样设置单色黑

那么在我们如何将文件制作成单色黑,或者如何将四色黑的文件调整成单色黑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制作文件的过程中确保使用的是单色黑。这里有两个要点:

确保在 CMYK 的格式之下进行编辑操作确保颜色值 k=100,即 (0,0,0,100)

在常规的操作中,大家使用的软件各有差异,以我常用的 InDesign 为例,考虑到四色黑的问题主要爆发点是文字的问题,对于大段大段的文字,我们在 InDesign 中可以借助「字符样式」或「段落样式」,对全文进行批量设置。

ID 中借助于字符样式进行调整

对于表格,在制作的时候可以采用将 PDF 文件置入 InDesign 中的办法。即 Word 或 Excel 中把表格做好之后,另存为 PDF 文件,然后把 PDF 文件置入 InDesign。

这里多说一句,PDF 中表格有问题的话,小修小改可以使用 AI 进行。对于那种图片形式的表格需要按照图片进行处理。

相比文字而言,图片出现问题的概率并不是太大。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对源文件进行修改,使其满足单色的要求。对于那些拿不到源文件的图片,这里也提供几个我比较喜欢的操作思路。

借助于在线转换工具,快速进行转换利用 PS 重新对图片进行着色

比如可以借助「图层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